▌米式教養想一想 ▌
有個孩子,他一直以來可能是沒安全感,也可能是好奇,常常會去拉窗簾的線,提醒了數次。
在今天窗簾居然真的被拉了下來,蹦的好大聲!😱
當下全班的孩子愣住了
拉窗簾線的孩子更是愣著一動也不敢動
- -
Michelle內心反應五步驟
第一個反應:想罵學生為什麼不聽話去拉?受傷怎麼辦?當下的我老實說內心是很生氣的!
第二個反應:他都嚇壞了,事情也發生了,罵了有什麼用?
第三個反應:我走過去他身旁,發現他在發抖,眼眶泛淚(應該是很怕我罵他,我罵學生也蠻兇的😅)我抱抱他
第四個反應:抱著他跟他說:「你和同學們都沒有受傷就好,我很擔心你們受傷。你嚇到了對不對?’’下次一定要記得不可以去用窗簾好嗎?’’」(最後一句拉高音量講給全班聽😆)
第五個反應:快速回到課程裡
第六個反應:下課再跟孩子說明一次
- -
有人問我,為什麼不當下罵小孩?不會對他們太寵嗎?
當大人在遇到孩子的突發狀況時,第一時間當然會生氣,然後就急著罵人說教,但殊不知孩子還陷在那個驚恐的情緒之中,我們越罵他們越驚恐,越驚恐也就沒有辦法冷靜聽你說教,簡單來說- 腦袋呈現一片空白!
對!關鍵就是那個「腦袋呈現一片空白」!
當下他們還在驚恐中:突發狀況的驚嚇+大人跟機關槍一樣掃射直到他們認輸(一直哭狂哭
👉其實,孩子當下什麼也聽不進去,大人說教其實也等於浪費口水!
然後大人罵完說教完常會說:「你聽懂沒?」「我剛剛說什麼你再說一次!」「你為什麼做錯事卻沒在聽?」
很多大人會跟機關槍一樣再次掃射
👉下一次...孩子又會重蹈覆徹....orz
- -
第一時間劈哩啪啦大罵很可以展現大人的威嚴,但彼此當下的理智線並不是很理智。
抱抱他們同理他們,讓孩子第一時間先冷靜下來(畢竟我們的確也是很擔心他們的安全),當下我們大人同時也冷靜下來。
冷靜下來後的「討論解決事件問題」才有效果!
我也相信,經過這次,未來孩子可以用更謹慎的態度去面對我們給他們的規範與提醒💕
#我知道 #這真的是需要練習
- -
圖片截自Goodread
#喜歡這則文章歡迎大力分享喔
🚫本篇文章內容禁止任何抄襲複製節錄引用